16年“相愛相殺”,見證彼此強大

——陸軍第73集團軍某防空旅與空軍某部常態(tài)化開展聯演聯訓紀實

攝影并撰文/吳科儒 黃志偉 陳 晨 明 達 唐 乾

?

“敵機”直逼防空陣地。
?

初春時節(jié),浙西丘陵細雨初歇,多架戰(zhàn)機在空中呼嘯而過,直撲陸軍第73集團軍某防空旅指揮所。該旅剛完成戰(zhàn)場機動進駐預定地域,與之“掰腕”16年的老對手就在此地設下了埋伏,一場陸空對抗在毫無征兆中拉開帷幕。

“雖然接到進駐就打的課目,但還是沒想到空軍戰(zhàn)機來得這么快?!闭勂疬@個“老對手”,該旅領導感慨萬千。16年前,該旅和空軍某部在一次演練中狹路相逢,雙方殺招頻出,攻守態(tài)勢幾度變化,難分高下。在戰(zhàn)后的復盤總結中,雙方毫不客氣地指出對手多項短板,但也相互透露出欽佩之情。走下演兵場,他們決定攜手常態(tài)化開展“互為背景、互為條件、互為對手、互利雙贏”的陸空對抗聯演聯訓,在激烈對抗中尋找短板弱項,絕不把問題留到未來戰(zhàn)場上。

?

鐵路機動。
官兵冒雨裝載加固裝備。
指揮員下達發(fā)射口令。
快速占領陣地。
?

在陸空對抗現場,這對戰(zhàn)場“老對手”正激烈廝殺。面對多批次多方向來襲戰(zhàn)機,地面防空部隊區(qū)分模塊,在長達數公里的防御陣地密切協同,構成遠中近、高中低多重防空火力網。陣地上導彈列陣,雷達飛旋,操作手緊盯熒幕,快速敲擊鍵盤,進行對空目標搜索。

雷達操作手雷宸剛剛捕住“敵機”,怎料“敵機”迅速降低飛行高度,進行超低空突防,并釋放強電磁干擾,雷達熒幕頓時滿屏雪花,目標信號丟失。雷宸心里一驚,心提到了嗓子眼。面對電磁干擾,連長楊鑫杰快速識別干擾方式,果斷采取相應抗干擾措施,重新鎖定目標。“G1,導彈發(fā)射!”“目標命中!”雖然命中目標,雷宸卻冒出一身冷汗:“面對未來戰(zhàn)場狡猾的敵人,素質不過硬,只能成為任人宰割的‘魚肉’!”

一輪抗擊過后,夜幕悄悄降臨。為避免暴露目標,防空部隊迅速組織夜間微光條件下戰(zhàn)場轉移,千人百車利用手勢、低語、弱光源等方法進行溝通,所有車輛裝備在夜暗環(huán)境下按時抵達預備陣地,完成隱蔽偽裝和發(fā)射前準備。夜色中,一架架戰(zhàn)鷹升空,迅速完成編隊,向防空陣地發(fā)起新一輪打擊。部署在陣地前沿的防空火炮導彈,根據目標性質和運動特點,區(qū)分組織、聯合防空、自主抗擊。

?

微光條件下吊裝導彈。
防核生化襲擊訓練。
導彈發(fā)射升空。
某型導彈模擬訓練。
?

“受天氣等因素影響,空軍常常調整飛行計劃,以往我們訓練按照計劃走,經常遭遇‘沒有對手’的尷尬處境,導致訓練質效不高?!痹撀妙I導介紹,為最大限度利用好與空軍互為條件對抗的訓練資源,如今他們組織訓練時嚴格與空軍對表,靈活調整工作安排,一旦空軍有飛行時,就隨即展開對抗性訓練。

16年來,雙方陸空對抗組織方式從旅團駐訓向集團軍基地化訓練轉變,訓練內容從基本功訓練向帶作戰(zhàn)背景的群戰(zhàn)術訓練轉變,訓練環(huán)境由一般環(huán)境向復雜電磁環(huán)境轉變,官兵在瞬息萬變的模擬戰(zhàn)場清醒看到自身能力的差距,僅防空旅就探索總結出10余項戰(zhàn)法成果,攻克20多個訓練難題。

?

?

編輯/劉 妍